作者:Jack
你,是要迎合一成高高在上的財團高喊拼經濟,還是要站在九成的人民中追求公平正義?
「1997年金融風暴以後,南韓不斷土地集中化的結果,造成前10%富裕階層擁有私有土地總面積竟然高達91.4%。也就是說90%的人民卻僅僅擁有不到10%的土地資產權。」
全球化帶來的好處不外乎物質消費能力的滿足,在台灣的今天我們可以隨時買到廉價的進口商品,張開大口接受跨國財團提供給我們的甜頭。只是曾幾何時我們開始發現口袋裡頭錢沒有變多,所有的商品卻更貴了。於是人人喊著拼經濟,讓人民生活恢復從前的榮景。先不論我對於「拼經濟」這種金錢至上口號的反感,到底經濟衰退背後發生了什麼事?
所謂「亞洲四小龍」在過去經常被拿來作模範,身為其中之一的我們也被用來說明如何加入世界經濟行列而脫離貧窮國家之流。1960與1970年代,正值台灣、南韓等國打造自己的成長之際,我們用進口替代策略,輸入跨國公司所製造的高科技產品,快速工業化。為了能讓本身國家在外商投資上獲利,我們採取許多創新有效的措施,包括高關稅、大規模公營金融和公營企業、用政府壓力限制資本流出、甚至侵犯著作權與專利。
<繼續閱讀...>
所有的措施加起來,我們就能依靠廉價勞力代工,密集的出口成品增加所得。一方面學習外來的科技,一方面合作生產國內企業的商品,提供給買不起高關稅下外國商品的中產階級。所以出口賺取的大量外來資金又只在國內流通,透過有效限制的政府也讓我們經濟突飛猛進的追上先進國家。只是這樣的制度若是在今天,就完全不可能,因為它將違反了全球化中世貿組織(WTO)與國際貨幣基金會不合理的「公平」原則:市場必須自由開放,不能存在高關稅的貿易壁壘。
看到了過程似乎有點熟悉,這不是現在中國與印度正走的路嗎?仗著低廉的人力和環境資源,他們的政府並不理會華盛頓共識所訂下的貿易全球化規矩,如同我們一般用進口替代和種種限制賺取大量外匯。於是中國迎頭趕上了,靠的竟然是我們從前用過的方法。
我們可以說,30年前我們的角色已經被現在的中國與印度取代。在30年後的今天歐美各國也面臨到通貨膨脹,中產階級的消失。如果一國之內只有大財團和窮人,貧富差距大到社會體制的基石將隨時崩毀,吃不飽了還能乖乖的服從財團控制的政府嗎?
但在我們的土地上,一切都變了調。我們怪罪的不是財團,反而怪罪為什麼不迎接全球化,開放中國市場。在面臨物價上漲的今天,人人慌張的追求一塊只有少數人能吃到的大餅,想要向韓國跟進。卻不知我們相對於過去或許貧窮,因為失去了進口替代時期的榮景。相對於現在全球化迷思時間點上的世界卻是富足的。至少我們還有機會作出正確的選擇,我們還可以據理力爭對抗不合理的財團貿易,別走向即將全盤失敗的一條路:
英國是世界高物價國。尤其是倫敦的交通費、外餐費高得驚人。只是現在,韓國一客牛肉價格竟是倫敦的4倍,在韓國的中國餐廳,一碗炸醬麵的價格為5~5.9英鎊(61台幣:1英鎊);有機農雞蛋在倫敦特易購的價格一顆是508韓元(1台幣:33韓元),而在首爾賣的竟然還要貴190韓元,一顆蛋要台幣20元。除了民生用品,甚至是電影、展覽、酒吧在韓國都貴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一再顯現韓國物價高漲的經濟問題。
我們會問為什麼物價會上漲到人民無法負擔?原因不外乎兩種可能:
第一、韓國整體經濟成長快速,但是貧富差距也因此拉大。因為占不到10%的金字塔頂端人口賺進全國90%以上的獲利,消費能力的整體增加造成物價因此水漲船高,只是擁有消費能力的是位高權重的「經濟精英」,不是剩下的普遍民眾。
第二、中國在全球化中消費能力急速提升,沿海三到五億人對於民生用品的需求品質和數量都大量增加,因此全世界糧食供不應求,加上美國大量農田改種生質汽油專用榖類,更加速全球化後的糧食短缺問題。因為全世界越多人都要吃的更好,如同吃掉一份松版牛肉背後損失了好幾倍的穀物,30年前中國人民的奢侈品是白飯,現在人人都吃的起牛肉。
只是,地球有足夠的資源讓大家都吃的起嗎?
而擁抱全球化、擁抱中國市場的結果必定會繼續造就更多貪得無饜的愚民與財團怪獸。
台灣在最近民生物資大量上漲後大家開始關心通貨膨脹的問題。或許我們已經很幸運,當全球糧食上漲時首先遭殃的必定是非洲流的第三世界國家,許多國家三個月的薪水也買不起一天的主食。然而我們看到韓國光纖亮麗的經濟成長便起身想要追求,高喊「讓財團賺錢就是讓整個國家變得更有錢」,然而美國為什麼爆發次級房貸的經濟衰退?韓國與日本為什麼物價貴到90%的人民認為「貧富極度不均」,財團耗費我們「共有的地球資源」賺取大量「私人」利潤,什麼時候付出該有的代價?沒有,從來沒有。
於是全球化與WTO的好處,只是跨國企業用威脅利誘來犧牲平民的口號。
回到台灣社會的抉擇。你,是要迎合一成高高在上的財團高喊「拼經濟」,還是要站在九成的人民中追求公平正義?
2 意見:
-
贊成!但是如何爭取公平正義呢?這似乎才是主要的問題?面對台灣在世界的經濟角色被取代的嚴重狀況,要不要拼經濟?當然要,只是台灣需要的是一個新的經濟展方向與策略,我們需要跳脫現有的大企業的領域,訂立台灣未來在世界經濟扮演的角色,我們平民百姓才能有機會,也才能知道朝什麼方向努力。在現今,高喊愛台灣的聲浪中,從不見任何政府機關、學者專家,分析台灣的優勢,找出台灣發展的可能性,這麼重要而基本的問題,為什麼大家都不重視?
-
我同意你的看法"高喊愛台灣的聲浪中,從不見任何政府機關、學者專家,分析台灣的優勢,找出台灣發展的可能性",許多在政治社會上必定要愈做的事情,都被政黨內部的鬥爭,與外部媒體的躁動引導,發展成奇怪的亂象,而且我們會發現幾乎每一件亂象都會有人關心,但是卻沒有辦法解決,我覺得根本問題是台灣缺乏理性,通常我們是沒有一致性的去關心某件事情,我可能只參與婦女人權,但是我不覺得最低工時等等的勞工問題也是重要,甚至認為根本不知道勞工人權在訴求什麼,這個現象很奇怪,但是在台灣幾乎所有人都是如此,在每個人都努力但片面且缺乏理性的關心下,我們只能看到外在表現出來的亂象,但是無法找出重要且基本的問題給予解決。